待删栏目Column to be deleted
不创新毋宁死,价值自我否定是企业前行的原始力量 ——全国政协委员刘伟谈企业持续创新动力来源
浏览数: 发布时间:2018/11/01

人民政协报财经周刊记者 崔吕萍

企业人语

创新对于企业而言,是关乎企业存亡的生命线,这不仅是佳都科技前行的信条,也是我在创业路上的自我激励。回顾我所走过的路,在起跑线上,我并不比别人强多少,但在许多人跑得渐渐慢了下来,原地踏步或者被淘汰出局的时候,我却能不断地加速前行,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能不断地新陈代谢,敢于不断否定自己身上曾经赖以安身立命的最有价值的部分。

——全国政协委员,佳都集团董事长、佳都科技CEO刘伟


1987年,全国政协委员,佳都集团董事长、佳都科技CEO刘伟毕业于中山大学应用力学系。应用力学有个别名,叫做工程力学,学科主攻方向是工程建筑。毕业之后,凭借自己的天赋和专业性,刘伟在国有性质的广东轻工业设计院找到一份工作不忙、待遇不错但略显枯燥的工作。

直到有一天,他和单位一位50多岁的老设计师一起赶图纸,画得太累了,他找地方坐下来休息,就那么一瞥,刘伟看到老设计师头上的白发。这么多年过去了,刘伟也到了和当年那位老设计师一般大的年龄,但他依旧能记起那个晚上自己内心的感触——“如果不寻求突破,也许数十年后,自己也会是这个样子。”

1992年,不同寻常的一年。这一年,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发表重要的南方谈话,强调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作为广州石牌桥最早的一批创业者,刘伟也在这一年放弃了“铁饭碗”,选择“下海”


能力跟不上:

简单的系统操作,外企开天价


上世纪80年代,从世界前行的轨迹看,整个10年,计算机都是贯穿始终的“热词”。那既是个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发展的时期,也是微型计算机快速兴起的时刻,从中国的实际情况看,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虽然方兴未艾,但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的结合,正在引领全社会从工业化向信息化过渡,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学习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的人越来越多。为了创业,刘伟不仅去找了志同道合的同学组建创业团队,同时也在加紧给自己补课,1992年,将主要业务定格在IT电子商品分销领域的佳都集团在广州成立。后来,刘伟这批创业者被时代定义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第一代计算机人,但刘伟说,当时创业,从一开始就非常不顺利。

1992年佳都集团成立之初,当时IT电子产品分销在国外是个很火爆的市场,大家纷纷抢夺市场的总代理权。但在国内,IT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甚至都没有形成渠道、分销的概念。

“刚进入这行,拿到市场总代理是不太现实的。所以那时我们只是个二级分销商,要通过科贸企业,也就是国外企业的中国总代理,来连接IT基础设施提供商与用户。但很多科贸企业都是借道香港来实现与国际IT产业信息、货源接轨的,换句话说,这种生意模式是建立在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上、依托信息相对封闭所产生的价格差来创造自己的利润。既然做销售,这种受制于人的感觉肯定是不好受,所以后来,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与美国销售商、厂商建立了直接联系,获得一手资源。”刘伟回忆。

市场对上了,能力不一定能跟上。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发展提速,城市智能化、信息化建设走向前台。迎时而举,2005年,佳都集团与新加坡一家科技公司成立了专业从事智能轨道交通的公司———新科佳都,这本来是件好事,但合作过程中,刘伟发现他的团队还是在围着市场推广“跑龙套”,项目的核心技术被国外合作方严重封锁。

“2008-2009年广州地铁3号线项目实施时,由于部分技术还需要从外方引进,国外合作方害怕技术外流,宁可专门派人坐飞机来到项目现场作业,都不愿意和我们的工作人员接触交流。后来广州城市新开地铁线路不断增多,由于一些新线路的导入,使得地铁接口、站名一直处于变化之中,但就是变更地铁站名这种简单的需求,有一家国际知名的轨道交通服务公司给广州地铁的报价是1000万元人民币。”刘伟当时最大的感觉是,没有掌握核心科技,就没有话语权和主动定价权。这件事对刘伟触动特别大,佳都集团也随即启动了3×3年战略转型滚动发展计划,大力引进科研人才,投入科技创新。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模式,持续投入自主创新研发,公司陆续成功取得了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站台门系统、综合监控系统及通信系统(含视频监控)等四大核心技术的突破,打破了之前国外厂商的技术垄断。直到此时,刘伟才算松了口气。


市场给压力,政府送“东风”:

智慧科技让城市变得更美好


有了核心技术,有了服务能力,刘伟的生意就逐渐形成了集团化,这一过程中,他也依靠资本市场完成了旗下企业股权结构的优化。随后在2007年,刘伟又果断放弃了之前的IT分销业务,开始布局智能化产业。同年,佳都集团收购外资股份,整合了广州第一家上市软件企业——佳都科技,2008年,公司正式进军智能化技术领域的研发和市场拓展。企业发展到今天,刘伟说非常感谢两方面的力量,一是市场给予他们的压力和应用环境,这是科技型企业刀刃向内、不断创新的根源,二是政府推动企业发展的“东风”。

谈到政府对于推动创新企业发展的作用,刘伟有很多话想说。

“围绕营商环境的改善,地方政府做了很多工作。也正是因为营商环境的改善,引来更多全球目光,汇聚更多高端资源,这给我们这种科技型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合作机会。比如最近几年,依托政府搭台、全球同行竞争合作的态势,我们不断加大了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发投入,目前成功掌握了人脸识别、视频结构化、知识图谱和大数据等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并且期待以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为建设智慧城市提供本土化解决方案。”谈到眼下公司的发展,刘伟信心满满。

据了解,佳都科技的业务场景主要聚焦于智能轨道交通、智慧城市和智慧交通,都是围绕着公司的愿景“城市慧变得更好”开展。截至目前,公司智能轨道交通业务覆盖地铁、城际铁路、有轨电车、BRT等轨道交通全产业链,并以广州、武汉、成都、青岛、天津为根据地,向全国辐射超过18个城市,形成全国性、全产业链的城市轨道交通业务分布,并逐步形成规模效应。在智慧城市方面,佳都科技以视频监控业务为阵地,以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行业智能可视化管理建设为路线,致力于智慧城市建设。该业务的核心产品——“视频云+大数据”应用平台是以服务实战为目标的大数据应用系统,现已在广东省公安厅、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市花都区、清远市、佛山市等试点使用。系统创新应用动态人脸识别技术,以视频大数据的比对、分析、挖掘能力从人、车、案等多角度协助基层民警开展打防管控工作,保障城市的安全。


不断自我否定最有价值的部分:

创业过程中,必须不断学习进步


作为一位资深创业者,要时刻保持创新动力并非易事。时至今日,面对众多像当年的自己一样励志创业的人士,以及希望在投资新经济中获得一杯羹的资本市场,刘伟既有忠告,也有建议。

“著名企业家亚柯卡有一句至理名言,就是‘无创意,不创新,毋宁死’。创新对于企业而言,是关乎企业存亡的生命线,这不仅是佳都科技前行的信条,也是我在创业路上的自我激励。在创业过程中,我一直在不断否定自己。回顾我所走过的路,在起跑线上,我并不比别人强多少,但在许多人跑得渐渐慢了下来,原地踏步或者被淘汰出局的时候,我却能不断地加速前行,其中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的思想和观念能不断地完成‘新陈代谢’,并敢于不断否定自己身上曾经赖以安身立命的最有价值的部分。这种自我否定,驱动自己不断前行。因此我想给年轻的创业者一些建议,在创业过程中,要紧跟国家政策、抓住时代机遇,并且坚持不断学习,坚持创新与进步。”刘伟语重心长。

而对于中国信息科技的未来,刘伟认为,未来至少有六大趋势:一是新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将加速推进产业深度融合,技术创新推动金融信用体系趋于完善;二是新动能,产业互联网推动新旧动能加速转换,“互联网+先进制造业”成为振兴实体经济的重要途径,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的行业解决方案将继续突破,智能制造的网络安全保障将成为关键一环;三是新场景,数据与服务开辟未来消费新场景,共享服务更加智能化和全球化,智能化赋能更多平台场景;四是新体验,智能交互催生消费新体验,车联网、智能家电促进“住行”新体验升级,AR(增强现实技术)有望重新定义移动交互体验;五是新挑战,个人信息保护将面临严峻挑战,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风险将不断攀升,网络空间安全防护能力将大幅加强,企业拓展国际化市场将面临激烈竞争;六是新生态,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安全生态建设将日益完善,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将加快完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将深度变革。

“我国正处于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我们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准确把握科技发展趋势,研判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方向和重点。”展望未来,刘伟表示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