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News
佳都科技受邀参加“读懂中国”广州国际会议,向世界发出广州声音
浏览数: 发布时间:2019/10/26

金秋时节,广州又一次高朋满座。10月26日,“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在广州香格里拉酒店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出席开幕式,宣读习近平主席贺信并发表开幕演讲。 

10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出席2019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的外方嘉宾代表。新加坡工程院院士、佳都科技副总裁兼全球智能技术研究院院长、交通大脑研究院院长李德紘参加会见活动。图片来源:新华社

佳都集团董事长刘伟,新加坡工程院院士、佳都科技副总裁兼全球智能技术研究院院长、交通大脑研究院院长李德紘受邀参加“读懂中国”广州国际会议,与来自全球的数百位政治家、战略家、学者和企业领袖共聚一堂,沟通信息、交流思想,围绕“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改革开放再出发”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研讨,向世界发出广州声音。

“读懂中国”广州国际会议开幕现场。图片来源:羊城晚报

根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共建人文湾区”已成为中央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要的创新性战略举措,赋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崭新使命。本次“读懂中国”会议,大湾区建设与发展也备受关注。在“人文湾区与城市品质”平行论坛上,刘伟对此发表了他的见解。

湾区的人文建设,

需要实现“1小时文化交流圈”

佳都科技作为成长于广州的企业,一直以来推动广州建设与智能技术在广州的落地。刘伟认为,城市品质其中一个关键点就是实现“便捷、高效、舒适、智慧”的出行,只有这样的城市品质才能推动和加强湾区城市群之间的“文化交流”。因此,要构建一个湾区城市群之间的“1小时文化交流圈”,让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在湾区自由交心、交往、交流,传承发展。

佳都集团董事长刘伟在“人文湾区与城市品质”平行论坛上发言

201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到基本形成“全国123出行交通圈”(都市区1 小时通勤、城市群2 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 小时覆盖),强化城市轨道交通,构建便捷顺畅的城市群交通网;2019 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于印发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纲要》的中很明确地提出了,要实现“大湾区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有序规划珠三角轨道交通项目”等关键内容。

“轨道交通是两大纲要都着重提及的内容,为什么呢?因为轨道交通是实现城市群1小时生活圈的关键手段!生活圈1小时通达,文化交流才能实现。广佛同城是最好的例子。”刘伟说道。

此前,广州提出要形成“一张网、一张票、一串城”的格局;同时广州也在规划地铁快慢线,实现中国时速最快的160公里时速的高速地铁线,从而真正实现大湾区城市群之间的1小时通达。并且,9月广州地铁联手佳都科技倾力打造了全球首座AI智慧车站,应用了诸多AI先进科技,比如一体化智慧安检,刷脸支付、安检、过闸一体化解决等。

“我们相信,‘1小时文化交流圈’将很快会实现。便捷、高效、舒适、智慧的出行体验将完美融入了大湾区生活当中,融入到广州这座城市血脉中。”刘伟表示,广州作为中国最早开放的城市之一,一直处于大湾区中心枢纽位置,相信未来广州在人文湾区建设中将充分发挥综合性门户城市引领作用,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而佳都科技未来也将继续加强“AI+交通”创新,助力湾区城市群1小时生活圈建设。

数字经济时代的智慧交通,

关键是协同和创新

在“数字经济与全球合作新前景”平行论坛,李德紘院士畅谈数字经济时代的智慧交通发展

“数字经济时代,对于出行与交通的启示是,以协同、创新为原则,以出行者为中心,精准匹配供需,重塑出行体验。”李德紘院士表示,数字经济时代的智慧交通,将需求与供给的有效连接和重构。利用创新的方法和工具,广泛改造和升级交通基础设施、服务流程等各环节,提升交通供给的数量及质量。

李德紘院士在“数字经济与全球合作新前景”平行论坛畅谈智慧交通发展

如何实现目标?李院士认为关键是协同和创新。他形象比喻,协同与创新需要提供土壤使其成长为一片热带雨林。雨林可以自我演化生长出“协同”,而协同的产业生态为创新提供足够的空间。人们对出行体验不断改善的追求就是一块培育智慧交通产业生态雨林的土壤。当其长成之时,将既有参天大树,也有苔藓蕨类,繁荣蓬勃。

据了解,“读懂中国”国际会议是世界了解中国发展战略最具影响力的平台之一,自2013年起,已在北京举办三届。本次“读懂中国”广州国际会议由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联合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广东省人民政府、21世纪理事会(博古睿研究院)共同主办,由广州市人民政府承办,是“读懂中国”国际会议首次到北京之外的城市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