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News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写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十周年
浏览数: 发布时间:2012/06/07

    这是中国的探索与创造——二十年前,党中央提出并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由此开启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亘古未有的结合,开创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崭新局面。

 

    二十年伟大实践,承载辉煌,昭示未来。

 

    今天,面对风云变幻的国内外形势,经历市场洗礼的中国对发展道路更加清醒和坚定——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市场对资源配置有效性的有机结合,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一个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从建立框架到逐步完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走过艰难而辉煌的二十年,开拓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道路、新认识

 

    二十年前,黄淑玲还是山东济南一所中专学校的教师。学计划统计专业的她,被安排教企业管理、市场营销。

 

    当时,关于市场、关于企业,教科书上只有一些泛泛的理论,为了了解企业的一些真实情况,黄淑玲开始寻找企业闯荡市场的实例,由此结识了在另一所学校教书的王旭宁。二十多岁的王旭宁手头有一项发明——豆浆机。面对开始勃兴的下海创业大潮,他们和另外两个年轻人萌生了自己办企业生产豆浆机的念头。

 

    “那时,我们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为了给自己留“后路”,黄淑玲办了停薪留职。

 

    既害怕丢掉“铁饭碗”,又对全新的未来充满期待,随着九阳小家电公司的创办,身处计划和市场转轨期的四个年轻人,一步步小心翼翼地向市场深处试水。

 

    2008年,九阳股份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2009年,由九阳牵头起草的豆浆机国家标准审定通过;2010年,九阳公司代表中国豆浆机行业向国际电工委员会提交了《豆浆机国际标准立案申请》并获得通过。

 

    “没有市场经济,就没有我们的今天。”黄淑玲感慨。

 

    今天的人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八个字已经耳熟能详。然而,正如黄淑玲当年的小心翼翼一样,“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这两个词语,一度仿佛是互相排斥的磁铁南、北两极,它们的最终结合,走过了艰难曲折的历程。

 

    83岁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从计划经济创建初期投身第一汽车制造厂建设,到改革开放时期多次参与重大改革文件起草,对计划和市场两种经济体制有着深切的感受。

 

    “计划经济最大弊病是人的积极性不能发挥出来。”高尚全清楚地记得当年的一幅讽刺漫画,企业要盖厕所、买打字机,这些事情都得拿到部里等审批,等待审批的文件堆了高高的一摞。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始一点点地发生变化。

 

    实践在发展,认识也在深化。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提出,是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一步。

 

    1987年,党的十三大指出,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市场的引导作用得到认可。

 

    当历史的指针转到1992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迎来一个关键节点。

 

    这年初,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考察时指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明确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重大认识问题。

 

    6月9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讲话,针对建立什么样的经济体制问题,明确表示倾向于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法。

 

    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历了‘摸着石头过河’后,中国改革终于明确了目标,大大减少了改革进程中的不确定性和摇摆性。意义怎么评价也不过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认为。

 

    但“市场经济”是什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是什么?全新的探索带来全新的课题。

 

    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个被称为“市场经济50条”的决定,清晰地提出支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四梁八柱”——

 

    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对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改革科技和教育体制;加强法律制度建设。

 

    一场波澜壮阔的制度变革,由此开启——从1992年到2002年,改革开放进入新体制基本框架的构建阶段。

 

    2002年10月,党的十六大宣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探索没有停顿。“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结合继续向纵深推进——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吹响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号角。

 

    胡锦涛总书记在谈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贡献时指出,必须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使全社会充满改革发展的创造活力。

 

    这是又一次艰巨而辉煌的远征——至少持续到2020年的这个新阶段,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为指导,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体制改革协同推进,建立健全转变发展方式、构建和谐社会、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体制机制。

 

    看似平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从探索、建立到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不断推进,这一过程现在回头看波澜不惊,但当年每前进一步都非常艰难,甚至有些时候,惊心动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体改司司长孔泾源感慨。

 

    这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不同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也有别于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而是把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有机地结合,开拓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道路,新认识。”孔泾源说。

 

    这是中国人用实践作出的响亮回答——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不仅可以结合,而且可以使社会主义制度充满生机,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提供了新的范例。

 

    这是活力奔涌的二十年:“市场”为中国持续注入生机和动力,激发出人们干事创业的热情,驱动经济社会变革发展。

 

    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上海沪嘉高速公路今年起取消收费,引发社会关注。从最早受益于多元融资政策、吸纳社会资金广泛参与建设,到率先拆除收费站、真正还路于民,沪嘉高速成为引入市场机制、推动中国高速公路建设飞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从1992年的700公里,到2011年底的8.5万公里,短短二十年,中国高速公路何以能迅速逼近高速公路总里程第一的美国?

 

    “告别‘短缺’,靠的是市场化取向的改革。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

 

    从国家、企业到个人,从生产、流通到生活,二十年来,市场机制的作用不断彰显。

 

    中国航空发动机的摇篮——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世纪90年代步入发展谷底,连续5年亏损,资产负债率达104%,1997年企业欠发职工两个半月工资,在崩溃的边缘苦苦挣扎。

 

    “我郑重地告诉大家,我是总经理,是一个依法图利的商人,是围绕市场经济规律开展工作的经营者。”1998年初,新上任才两个月的总经理林左鸣在厂报上发表公开信说。

 

    从与美国通用动力公司签订转包加工合同,到建立高级人才评聘制度,再到对管理人员进行竞争上岗……黎明公司第二年就一举扭亏为盈。

 

    和黎明公司一样,众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举步维艰的国有企业,在市场化改革中又迎来新的“黎明”。

 

    经历了此前“放权让利”、“两权(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两个阶段后,国企改革进入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新阶段。特别是从1998年到2000年,“国企三年脱困攻坚”计划实施,国企实现了整体扭亏为盈。吃惯了“大锅饭”的国有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

 

    竞争,使国有企业优胜劣汰,强筋壮骨——2011年,全国国有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近36.8万亿元,实现利润超过2.2万亿元,59家国有企业跻身世界500强。

 

    市场经济的春雷,不仅“激活”了国有企业,也使民营经济等多种所有制经济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

 

    广州佳都集团董事长刘伟的创业史是新时代的又一个剪影。1992年,以他为首的7个大学生白手起家,创建希望电脑集团广州分公司,一年多的时间就发展成为华南最大的计算机公司。1995年创建佳都之后,从IT产品批发商向掌握软件信息产业核心技术拓展,2001年在新加坡主板上市,成为中国最大的民营高科技企业之一。

 

    市场,为民营经济创造了巨大空间——如今,全国民营企业达964万户,从业人员(含个体工商户)突破2亿人,注册资本金超过25万亿元。以民营经济为主的中小企业总数已占全国企业的99%,创造的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提供了全国80%的城镇就业岗位,上缴税收约占全国的50%。

 

    “市场经济的关键是把微观活力激发出来,每个人和经济单元在自身利益最大化中推动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迟福林认为。

 

    二十年来,无数活力迸发的企业,汇聚成中国经济澎湃的动力和不断飞跃的实力——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992年的不到2.7万亿元,跃升到2011年的超过47万亿元,年均增长10.5%左右;

 

    国家财政收入从1992年的3483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10.37万亿元;

 

    二十年来,经济实力的飞跃,带动百姓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根据国家统计局测算,1991年才基本解决温饱问题的中国,仅用了不到10年就基本实现了总体小康,正向全面小康阔步迈进;

 

    从1992年到2011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27元增长到1910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784元提高到5919元;

 

    百姓消费从“吃穿”为重点转向以“住行”为重点,手机、电脑、轿车等耐用消费品进入寻常百姓家。

 

    二十年来,“市场”让人们的选择更加多元,找到更多发挥才干的空间和方式——

 

    1981年中专毕业后,方树青被分配到家乡一所镇中学当老师,随后考了英语本科学历。由于教学成绩优异,一所大学发出了商调函,但当地教育部门不愿放行。反复思考后,他决定放弃“铁饭碗”去海南经济特区寻找机会。随后几年,他干过公司秘书,拉过广告,当过英语翻译,历经闯荡,终于办起一家英语教育机构,实现了当一名“好的英语教师”的梦想。

 

    “改革,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点一点扩大市场机制的作用,培育市场主体,发展市场体系,激发人们干事创业的热情,驱动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孔泾源说,“完全可以说,不搞市场经济,就没有中国的今天”。

 

    这是抓住全球化机遇的二十年:“市场”让中国和世界紧密相连,融入国际市场的中国,不仅充分发挥了比较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取得极大成功,还实现了和世界的共赢

 

    一个国家的发展,只有从世界和时代的坐标上去认识,才能看得更清晰。

 

    历史不会忘记,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的第一次经济全球化,中国被打入谷底,成为资本殖民主义的最大受害者。

 

    二十世纪中叶的第二次经济全球化,刚刚获得民族独立的中国又错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全球产业转移机遇,“亚洲四小龙”趁势崛起,一跃成为全球制造中心。

 

    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第三次经济全球化开始勃兴。此时,正以不可逆转之势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中国,终于不再错失良机。

 

    “这一轮全球化浪潮,正赶上‘亚洲四小龙’需要将其相对低端的电子、服装、玩具等加工业再次转移。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为抓住国际产业分工和重组的历史性机遇、重返世界舞台奠定了制度基础。”刘世锦说。

 

    中国随之迎来了外商投资的高峰。仅1992年,中国批准的外商投资项目就达48764个,比上年增长2.8倍,协议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581.2亿美元,超过改革开放以来13年的总和。

 

    开放促进改革。从1993年起,国家指令性计划指标减少一半,国家计委直接管理的农业、工业、物资、商业、外贸出口产品计划指标减少三分之一以上。这一年,中国成为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外资吸收国和全球第二大外资吸收国。

 

    历史的车轮驶入二十一世纪,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标志,中国开始了全面融入世界的“黄金十年”,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

 

    “入世,是中国在本世纪初抓住战略机遇期的一个关键抉择。”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说。

 

    “入世后,中国逐渐形成了与国际惯例并轨的涉外经济体制,有力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增强了投资者对中国的信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隆国强认为。

 

    相对于封闭经济体,开放的经济体更有竞争力。市场,让中国和世界紧密相连,通过广泛参与国际分工、国际交换和国际竞争,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中国不断赢得机遇、取得成功。

 

    这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二十年——

 

    中国从世界第十大经济体跃升为第二大经济体,并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成为世界经济首要拉动力量;

 

    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从1992年的1600多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超过3.6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

 

    中国2011年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达到1160亿美元,已连续19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中国外汇储备1992年不足200亿美元,2011年末已增至近3.2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

 

    近十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40%以上,其中2010年达到688亿美元的新高,居世界第五位。

 

    这也是中国和世界共赢的二十年——

 

    今天的中国,出口额已占世界十分之一,同时进口额也占世界十分之一。中国已是世界最大的市场之一,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两个‘十分之一’,既反映了中国对世界的贡献,也显示了世界对中国的重要性,是一个‘双赢’的典型。”中国驻世贸组织大使易小准说。

 

    这是对未来的启示:唯有坚持改革创新、开放兼容,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科学发展,才能不断创造竞争优势,赢得发展先机

 

    就在一个多月前,中国作出了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区间扩大至百分之一的决定,这是自2007年5月波动幅度由千分之三扩大至千分之五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幅度的再度扩大,一时间全球金融市场为之震动。

 

    国内外评论认为,作为中国今年来最为重要的金融改革之一,人民币汇率弹性的扩大,清晰传递出让市场更好地发挥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信号。

 

    让市场来决定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二十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方向。面对新形势、新变化,许多领域新的问题和挑战不断凸显——

 

    商品领域的市场化发展起来了,但要素领域和服务领域的市场化还相对滞后,土地、劳动力、环境和资金等要素价格存在着一定扭曲,制约着实体经济的发展;

 

    经济增长速度快起来了,但能源、资源和环境对发展的制约也强了。在“总量”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的背景下,提升“质量”的要求日益迫切;

 

    民营经济搞起来了,但在诸多行业和领域,制约民营经济做大做强的“瓶颈”也不断凸显;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行政管理体制基本建起来了,但经济调节“越位”、市场监管“缺位”、社会管理“错位”、公共服务“不到位”的问题依然存在;

 

    “蛋糕”做大了,但“蛋糕”的分配变难了,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并没有根本扭转,社会保障制度依然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

 

    改革已经成为共识,但改革的难度大了。中国社会进入到利益格局调整的关键阶段,市场化改革进入深水期、胶着期、关键期,一些领域存在“改不动”“不好改”甚至“不想改”的问题。

 

    “对问题的原因要有清醒的认识。”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我国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正进入到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需要“闯关过难”。

 

    “对照到2020年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要求,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还不到位,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还需要加强体制机制保障。这一点,已刻不容缓。”孔泾源说。

 

    在他看来,下一步深化改革的着力点,是消除三大相互联系的体制机制障碍——不利于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特别是不利于公平竞争的体制机制障碍;不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特别是不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障碍;不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特别是不利于社会公平正义的体制机制障碍。

 

    行百里者半九十,改革正未有穷期。

 

    二十年前,中国人以智慧和勇气开启了市场经济的大门,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成功发展市场经济,为世界经济发展史提供了一个新的范例。

 

    开弓没有回头箭。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着力推动科学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梦想。(记者 陈二厚、刘铮、韩洁、王宇、雷敏)


原文链接:http://www.gov.cn/jrzg/2012-06/07/content_2155544.htm

 

其他媒体报道:

 

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jrzg/2012-06/07/content_2155544.htm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4/49155/18109836.html

 

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06/07/c_112145874.htm

(来源:新华社)